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祖籍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要官员。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和珅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家境衰败。他凭借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进入咸安宫官学,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并擅长书法、诗词、绘画。
- 政治生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授上虞备用处侍卫,后为銮仪卫侍卫,以才思敏捷、办事乖巧获乾隆赏识。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后骤然升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授户部尚书、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王大臣。和珅在乾隆朝后期权势滔天,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 贪污腐败:随着权力的增长,和珅私欲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其财产总额据传达到八亿两白银,接近清政府二十年的财政收入。
- 结局:乾隆帝去世后,嘉庆帝即位,以擅权、贪污、违制等二十条大罪将和珅革职下狱,并赐其自尽,查抄家产。
# 人物评价
和珅虽有才华,但其贪婪和专权对清朝政治、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贪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