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2025-03-28 17:35:30 浏览:12次 【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以下是关于季羡林的主要信息: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先后在私塾、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等学校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926年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开始对古文产生兴趣,并学习了德文。1930年同时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最终选择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攻德文。

- 留学德国:1935年,季羡林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德国期间,他师从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其唯一的听课者,并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 回国任教:1946年回国后,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创办了东方语言文学系并兼任系主任。他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人才,为中国东方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学术成就:季羡林在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佛教梵文、中印古文化关系史和印度佛教史等研究领域的开辟者,也是中国东方学研究的一代宗师。他翻译了《罗摩衍那》《弥勒会见记剧本》等作品,撰写了《糖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等著作,主编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社会任职:他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 个人生活

- 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彭德华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季老的婚姻可谓中国封建婚姻包办的悲剧,但是他后来的独居也使得他内心平静安心的专研在他的学术研究中,正如梅兰芳的寂寞成就了他一样。

-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与他的关系一直比较疏离,认为他是个“没有温度的父亲”,甚至在其撰写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直言季先生为“一辈子的失败者”。父子俩因丧葬费分摊、季承的婚姻等问题产生矛盾,打了13年的冷战,互不往来。直到2004年季承再婚后,父子关系才有所缓和,2009年季承抱着儿子看望病重的季羡林,两人最终冰释前嫌。

# 人物评价

- 季羡林被誉为“国宝”“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其道德文章、学品人品为国内外学人所称道。胡适晚年曾对年轻的研究人员说:“做学问应该像北大的季羡林那样。”饶宗颐先生评价他:“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人民日报出版社称他为“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学界泰斗”。

- 季羡林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他曾撰文三辞桂冠,认为自己“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并表示“我一辈子舞笔弄墨,所写的东西大都是‘垃圾’,真正能称得上‘著作’的几乎没有几部”。

季羡林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术的奉献,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数据包号:2002-12
产品价格:电子版:18元 | U盘版:38元 | 纸质版:58元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邵燕祥(1933年6月10日-2020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萧山,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编辑。以..

    诗人
  •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历史学家
  •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作家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