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1896年6月2日—1979年8月1日),原名顺井,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随后赴美国麻省克拉克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人类学,获博士学位。
- 回国任教与考古发掘:1923年回国后,先后在南开、清华任教。1926年,他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此后,他对殷墟的发掘则奠定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地位。
- 迁台岁月:1949年后,李济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创办了考古人类学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类学、考古学人才。
# 主要成就
- 考古发掘: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和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学术研究: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专题和综合研究,著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西阴村史前遗存》《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
- 人才培养:培养了夏鼐、张光直、李亦园等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 历史评价
李济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近60年的岁月里,为人文科学和历史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体现了在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科学标准,对在中国建立科学的学术事业怀有一种纯挚的热忱,并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个令他的后继者渴望达到而又难以企及的榜样。
李济的一生,是对中国考古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他的成就和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