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那爱德(Luther Knight)
2025-04-01 10:47:05 浏览:6次 【




# 路得·那爱德(Luther Knight)简介  

路得·那爱德(Luther Knight,1879年6月8日-1913年4月19日)是20世纪初活跃于中国四川的美国教育家、摄影师及探险家。他以在成都教授化学、数学等学科,以及记录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风貌的珍贵影像而闻名。以下是其生平的详细梳理:

---

 一、早年教育与职业背景  

1. 学术成就  

   - 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先后毕业于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化学与矿物学双学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理科硕士),并曾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 在美期间曾担任罗斯科技大学化学教授及棒球队教练,并计划开设人像照相馆,显示出对科学与艺术的双重热爱。  

2. 摄影启蒙  

   - 15岁时获父亲赠送的柯达相机,从此痴迷摄影,擅长拍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这一爱好贯穿其在华生涯。

---

 二、来华任教与教学贡献  

1. 赴华契机  

   - 1910年,受聘于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教授数学、化学、地质及矿物学,周课时高达26小时,月薪300两银元(远超普通中国家庭月支出,甚至高于校长薪酬)。  

   - 他选择中国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认为此行是“绝不该错过的机会”。  

2. 教学理念  

   - 引入西方最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学生评价其授课“生动且富有启发性”。  

   - 曾带领学生赴彭县白水河铜矿冶炼厂实习,却因此感染斑疹伤寒,最终病逝于成都。

---

 三、摄影成就与历史记录  

1. 影像主题  

   - 拍摄范围涵盖成都城市风貌(如青龙场集市、青羊宫庙会)、自然景观(瓦屋山冰川、岷江三峡)、社会百态(农民劳作、市井生活)及历史事件(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庆典)。  

   - 独特记录了清末民初的消逝场景,如1911年拍摄的叠溪古镇全景,该镇于1933年地震中被彻底摧毁。  

2. 影像价值  

   - 留存约340幅玻璃底片与胶片,填补了成都辛亥革命时期可视历史的空白,被成都市博物馆评价为“近二十年最大地面文物发现”。  

   - 照片因无文字说明,后经中国摄影家王玉龙与家族后人来约翰耗时三年考证整理,最终于2002年在成都展出。

---

 四、逝世与遗产  

1. 英年早逝  

   - 1913年4月19日因斑疹伤寒病逝于成都福音医院,年仅34岁,葬于北郊凤凰山墓地(现墓地已无存)。  

2. 文化影响  

   - 其照片成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川西民俗及四川大学历史的重要史料,相关著作《消失的天府》《回眸历史》等被译为多国语言。  

   - 四川大学档案馆为其设立专题展览,纪念其在学科建设与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

 总结  

路得·那爱德以科学家的严谨与艺术家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关键转折期的珍贵影像。他的教学实践推动了四川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而其摄影遗产则成为跨越时空的历史见证,展现了中美文化交流的独特篇章。


数据包号:2002-16
产品价格:电子版:18元 | U盘版:38元 | 纸质版:58元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诗人
  •   江平(1930年12月28日-2023年12月19日),原名江伟琏,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

    法学家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