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
2025-04-01 11:09:58 浏览:9次 【



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以下是关于蒋梦麟的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富裕家庭。六岁入私塾,十岁进入浙江绍兴中西学堂,当时蔡元培任中西学堂监督,二人自此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03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成绩优异,同年在绍兴考中秀才。不久,清廷宣布废除科举考试,他便入南洋公学读书,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1908年,蒋梦麟自费留学美国,1909年2月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习农学,后弃农从教,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荣获教育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和教育学,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1917年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

- 回国任教:1917年,蒋梦麟学成归国,先在商务印书馆当《教育杂志》编辑,兼任江苏省教育会的理事,主编《新教育》月刊,该月刊成为全国倡导教育革新的重要理论阵地。1919年初,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育系教授,同年“五四运动”爆发,蔡元培辞职,委托尚在上海的蒋梦麟代理北大校长,7月20日,蒋梦麟赴京上任。此后,他多次代理北大校长职务,1930年正式担任北大校长,直至1945年。在任期间,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为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 从政经历:1945年后,蒋梦麟选择跟随国民党退走台湾,将后半辈子用于乡村建设,宦海浮沉,声名渐毁。

# 教育主张

- 他认为教育的长远之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

- 在教育行政方面,主张推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补习教育、大学及专门教育、童子军教育并重。

- 在教育内容方面,主张发展个性,注重美感教育和体育,注重科学知识的传输、职业陶冶和公民训练。提倡平民主义,主张培养独立不移之精神,健全之精神,精确明晰之思考力,发展个性,培养专才。

# 主要著作

- 主要著作包括自传体作品《西潮》《新潮》《谈学问》《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等。

- 其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运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历代教育原则,并且与西方文化中的相同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 婚姻生活

- 蒋梦麟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原配孙玉书为他生养了三子一女,后为了与朋友的遗孀陶曾谷生活在一起,与孙玉书离婚,续娶陶曾谷。这段婚姻在当时引起了许多非议,陶曾谷在校内频频挑事,导致发生了著名的“驱蒋”事件。

- 1958年,陶曾谷因病去世。1961年,74岁的蒋梦麟与52岁的徐贤乐结婚,但婚后两人关系不和,最终闹上法庭离婚。

蒋梦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也卓有成就。然而,他在个人生活中的选择却常常引发争议,尤其是晚年婚姻的波折,给他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蒋梦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数据包号:2002-18
产品价格:电子版:18元 | U盘版:38元 | 纸质版:58元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许燕吉(1933年1月-2014年1月13日),出生于北平(现北京市),是民国学者许地山的女儿。以下是关于她的一..

    女作家
  •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祖籍山东临朐,是台湾著名作家。她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女作家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