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史称汉昭烈帝1。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刘备出生于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1。他少年丧父,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生1。
- 政治与军事生涯:刘备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并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1。在赤壁之战中,他与孙权联合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1。此后,他占领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1。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年号章武1。次年,为夺回荆州和替关羽报仇,刘备对东吴发动战争,但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元气大伤1。
- 去世: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葬于惠陵1。
# 人物评价
- 正面评价:刘备以仁德宽厚著称,知人善任,百折不挠。他善于团结各方人士,吸引了众多人才的追随,如关羽、张飞、诸葛亮等1。
- 负面评价:刘备在政治信用方面曾受到质疑,如夺取益州等行为被认为有失诚信1。此外,他在决策上有时过于感情用事,如发动夷陵之战1。
# 历史影响
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仁德形象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受后世推崇,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和戏剧中的主角。同时,他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