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2025-05-21 11:18:23 浏览:280次 【



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外交官、政治家,也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以下是关于聂鲁达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1904年7月12日,聂鲁达出生于智利帕拉尔城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在他满月时去世,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

-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并开始使用“聂鲁达”作为笔名,这个笔名取自他崇拜的捷克诗人扬·聂鲁达。

- 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 1927年步入外交界,先后任智利驻仰光、科伦波、雅加达、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巴塞罗那、马德里和墨西哥城的领事或总领事。

-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聂鲁达坚定地支持西班牙共和国,这期间他的诗歌风格发生了转变,开始创作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作品,如《西班牙在我心中》。

- 1945年,聂鲁达当选为国会议员,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并加入智利共产党。

- 1971年,聂鲁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其“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 1973年9月23日,聂鲁达去世,享年69岁。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有争议,有证据指向毒杀。

诗歌风格与成就

- 聂鲁达的诗歌风格多样,早期以爱情诗著称,如《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这些诗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 他的诗歌既继承了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同时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的特点,并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

- 聂鲁达的诗歌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激荡人心,诗句自然流畅、朴实无华,他被誉为“人民的诗人”,其作品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影响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略萨等拉美文豪。

政治活动

- 聂鲁达积极参与政治运动,曾多次访华,与中国诗人艾青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在皮诺切特将军统治智利的时期,聂鲁达的作品几乎完全被禁,但他的诗歌仍然在民间流传,成为反抗独裁的象征。

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 聂鲁达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

- 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曾来中国为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并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聂鲁达的诗歌和政治活动对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所有语言中最伟大的诗人”。


数据盘号:2002-0712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出生于书..

    词人
  •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是20世纪德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布拉..

    诗人
  •   萧子显(约公元489年至537年),字景阳,南兰陵郡(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南朝梁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文学家
  •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祖籍河北丰润(一说辽阳),满洲正白旗包衣。# 家世背..

    文学家
最新发表
  •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24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