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今属捷克),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
# 人物经历
- 早年:马勒自幼展现出音乐天赋,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入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
- 指挥生涯:1885年,他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此后,他还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成为当时最伟大的指挥之一,也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897年至1907年,他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担任艺术总监期间,大胆启用年轻一代的歌唱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打造有先锋意味的舞台美术,改变歌剧演出及观剧传统中的一些陋习,其卓越精湛的指挥艺术受到了同代人的高度评价。
- 创作生涯:马勒共创作了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他的作品融合了交响曲和艺术歌曲,如《大地之歌》将中国唐诗与交响音乐融为一体,成为其独特贡献之一。其交响曲构思宏伟,规模庞大,其中五部包含合唱或声乐独唱元素,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20世纪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
# 个人生活
- 1902年,马勒与爱尔玛·辛德勒结婚,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在1907年过世。
- 1907年,为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的职位,马勒由犹太教徒改信天主教。
# 人物评价
- 马勒是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家,他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
- 尽管马勒在世时其作品并未被广泛接受,甚至还受到多数反犹太人的抨击,但他仍坚信“我的时代将要来临”,这一预言在他逝世半个世纪后应验。
马勒的音乐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宏大的结构和独特的创新精神而著称,对20世纪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