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是西晋时期的大臣和文学家。以下是关于李密生平的详细介绍:
个人经历
- 早年生活: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师从蜀中名士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 蜀汉时期:曾在蜀汉任职,担任尚书郎等职务。他多次出使吴国,以才辩著称,吴人称其有才。
- 西晋时期: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祖母年迈需要奉养,上呈《陈情表》辞谢任命。晋武帝被其孝心感动,准许他暂不赴任,并赐奴婢二人及赡养祖母的费用。祖母去世后,李密服丧期满,应征入朝,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河内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后因被人弹劾免官,最终在家中去世。
文学成就
李密的代表作《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与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抒情佳篇。文章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祖母的深厚孝情和无法应诏的苦衷,其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夕虑”等名句广为流传。此外,他还著有《述理论》十篇,但已佚失。
李密以其孝行和文学才华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陈情表》一文,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