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2023年7月11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是捷克裔法国籍小说家。以下是他的简介:
# 个人经历
- 早年生活: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昆德拉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曾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
- 政治经历:1947年,18岁的昆德拉成为捷克共产党的一员。1968年苏联军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其作品被禁,党籍被开除,教职被解除,禁止发表作品。
- 流亡法国:1975年,在法国议会主席埃德加·伏奥雷的亲自请求下,昆德拉与妻子前往法国,先在雷恩大学担任助教,1978年定居巴黎,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
- 重获捷克国籍:2019年11月,流亡40多年的米兰·昆德拉在90岁时重新获得捷克共和国政府的公民身份。
# 文学创作
- 主要作品:其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戏剧代表作有《雅克和他的主人》。
- 创作特点:昆德拉的作品跳脱意识形态之分,深受罗伯特·穆齐尔小说与尼采哲学的启发,与广泛的哲学主题交织。他关注自我之谜,认为小说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而非作者的忏悔。其小说超越一般心理小说的美学,不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为主,而是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对人性的敏锐观察,探讨个人与历史、偶然与必然、自由与命运等主题。
# 文学成就与影响
- 国际声誉: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20年9月20日,他被授予卡夫卡文学奖。
- 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昆德拉对中国当代作家影响深远,莫言、王安忆、毕飞宇等人都对其作品有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拓展了作家们对小说可能性的认知,激发了他们对个体情感、历史与人性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米兰·昆德拉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历史、存在等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