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福(Wong Chin Foo,1847年—1898年),原名王彦平、王缓祺,出生于中国山东省即墨。他是美国华裔报人和民权领袖,曾在美国出版首份中文报《美华新报》,率先提出“华裔美国人”(Chinese American)这个词汇。许多华裔美国人认为王清福与马丁·路德·金博士或甘地具有相似的性格,因为他在那个时代为捍卫华裔美国人的权利所做出的努力。
# 人物经历
- 早年生活:王清福出生于山东省即墨的一个富裕家庭,后因家族变故,父亲王方中带着他乞讨流落到烟台。在烟台,王氏父子被一对美国浸信会传教士夫妇收留,并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被带到美国。
- 教育背景:在美国,王清福先后在华盛顿的浸信会学院(今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路易斯伯格学院(今巴克奈尔大学)就读,成绩优异,并得到学校的表彰。
- 回国与流亡:完成学业后,王清福回国曾在镇江海关担任重要职务。后因组建反清组织,被清政府通缉,不得不抛妻别子,亡命美国。
- 在美国的活动:1874年,王清福在密西根州宣誓归化为美国公民。1883年,他在纽约创办了美国的第一份华文报纸《华洋新报》,并出版英文版《Chinese American》。他还创立了第一个华人选民团体和民权团体,并创下新名词“美籍华人”沿用至今。
# 主要成就
- 文化传播:王清福是早期向美国大众传播和解说中国文化的先驱,他通过演讲和文章,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消除误解。
- 民权运动:他是19世纪美国华裔民权运动的先驱,积极争取华人的平等权利与尊严,反对《排华法案》,并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作证。
# 后世纪念
2009年,纽约市博物馆编撰出版了《纽约400名人录》,王清福作为5位华人之一入选,排在最前面。
王清福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为华裔美国人的权利奋斗,也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华裔美国人,成为他们争取平等权利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