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1914年-1986年3月26日),山西昔阳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事迹:
# 带领大寨村改变面貌
- 治理大寨:陈永贵担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恶劣自然条件,带领村民开荒造田、修筑堤坝、修整梯田,将零散的沟壑变为能打粮食的梯田,使粮食亩产大幅提升,从几十公斤涨到了385公斤,让大寨村从食不果腹发展到全村丰衣足食,还成为交公粮大户。
- 推广大寨经验:他创立的大寨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中国农民千年来深受压迫剥削的苦难身世,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自己的家园,把农民的自私懒惰散漫的习性洗涤一空,焕发出冲天的干劲,生动地诠释了毛泽东时代的农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的激情岁月,其经验在全国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 政治生涯
- 受到毛主席赞赏:1964年,毛主席到山西考察时,当地书记陶鲁笳向其介绍了陈永贵的先进事迹,毛主席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专门索要了相关材料,对陈永贵推行的劳动分配制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指示将陈永贵的事迹材料分发给其他领导干部学习借鉴,并在生日那天特意请了陈永贵来吃饭,夸他是种地的好手。
- 职务晋升:1969年4月14日,陈永贵当选为中央委员。1975年1月,陈永贵被提拔为国务院副总理,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农民出身的副总理,主要负责管理全国的农业。
- 支持邓小平:1977年,邓小平恢复中央职务时,陈永贵表现出极大的支持,并与邓小平展现出默契的配合,在中央集体领导的支持下,把农业搞得有声有色,使中国连年丰收,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 晚年生活及去世
- 辞去职务: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陈永贵先后辞去了省、地、县的职务,并于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邓小平保留了他的相关待遇,并帮他全家办妥了北京的户口和住房,但他选择搬到复兴门外的部长楼。
- 患病去世:1985年年底,陈永贵被查出身患肺癌,他因不愿浪费国家资源而拒绝治疗,于1986年3月26日去世,享年72岁。
- 追悼会:其追悼会规格引发争议,邓小平亲自定下标准,按照副总理的规格为他操办丧事,华国锋参加了告别仪式,并向其遗体鞠躬致敬。
陈永贵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国务院副总理,其事迹和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