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以下是其生平简介:
# 教育经历
- 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8年6月毕业。
- 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师从约翰·杜威,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职业生涯
- 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 1946年,赴美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 1948年12月至1949年5月,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临时主席。
- 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
# 学术成就
- 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 其“新理学”体系强调文化自信,洋溢着对民族复兴的热望,为中国哲学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 荣誉与影响
-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奠基人之一。
-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冯友兰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