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2025-03-28 14:55:48 浏览:17次 【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下是其生平与成就的综合概述:

---

 一、生平与背景

1. 出生与早年  

   王安石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籍贯存在争议:一说为江南西路临江军(今江西樟树市临江镇),另一说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21岁结识曾巩,22岁中进士第四名,后任鄞县知县,政绩显著。

2. 变法核心历程  

   -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058年,王安石首次系统提出改革主张,指出北宋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法度失效,主张效法古制以革新。

   - 熙宁变法:1069年,受宋神宗重用拜相,推行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等新政,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目标为富国强兵。变法虽遭保守派激烈反对,但短暂提升了北宋经济与军事实力。

---

 二、政治改革与争议

1. 变法内容  

   - 理财:青苗法(农业贷款)、均输法(调控物价)、市易法(官营商业)等,旨在抑制豪强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军事:保甲法、将兵法等改革,试图提升军队战斗力。

   - 教育:改革科举制度,增设明法科,强调实用人才选拔。

2. 变法失败原因  

   - 执行偏差:部分政策被地方官吏滥用,导致“民苦于役”。

   - 保守派反对:司马光等旧党以“聚敛之术”“剥民兴利”为由激烈抵制,新旧党争激化。

   - 宋神宗去世:1085年神宗驾崩后,高太后废除新法,变法终结。

---

 三、文学成就与思想

1. 文学地位  

   - 散文以逻辑严密、简洁峻切著称,代表作《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被列为经典。

   - 诗歌融合说理与抒情,晚年诗风含蓄深沉,形成“王荆公体”;词作如《桂枝香·金陵怀古》意境苍茫,自成一家。

2. 思想体系  

   - 提出“荆公新学”,主张经学与现实结合,强调“理财”为治国之本,反对空谈义理。

   - 其思想对南宋至明清的财经政策、基层治理(如保甲法)影响深远。

---

 四、历史评价与争议

1. 正面评价  

   - 现代学者认为变法短期内提升了北宋经济水平,铁产量、铸币量达历史峰值,缓解了财政危机。

   - 梁启超赞其为“三代以下第一完人”,肯定其改革精神。

2. 争议与污名化  

   - 南宋理学兴起后,王安石被斥为“万世罪人”,变法被贬为“聚敛之术”,文集遭毁,评价长期偏颇。

   - 部分学者指出变法本质是皇权专制下的利益调整,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难以解决根本矛盾。

---

 五、遗产与纪念

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病逝后葬于钟山半山园。其思想与改革实践至今仍是历史研究的热点,江西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均设专题展览,纪念其历史贡献。


数据包号:2002-15
产品价格:电子版:18元 | U盘版:38元 | 纸质版:58元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徐城北(1942年10月20日-2021年10月11日),男,笔名塞外、品戏斋,是中国著名的戏曲研究学者、作家和文化..

    作家
  •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祖籍山东临朐,是台湾著名作家。她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女作家
  •   沈博爱(1936年-2016年7月8日),原名篯铿,字敦高,号博爱,自号孤枫居士,蹉跎痴叟,湖南浏阳人,退休中..

    作家
  •   邵燕祥(1933年6月10日-2020年8月1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萧山,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编辑。以..

    诗人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