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是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家境不富裕,童年在玛利亚医院宿舍度过。9岁时首次癫痫发作,此后疾病伴随一生。父母常带孩子们阅读俄国作家作品,他喜爱普希金和果戈理。
- 教育经历:1834年进入契尔马克寄宿中学,受老师影响热爱德国作家席勒。1837年考入圣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母亲同年去世,父亲1839年去世,死因不明。军校期间对工程学兴趣不大,热衷文学,涉猎西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经典,并尝试剧本创作。
- 文学生涯:1844年退伍后开始职业写作,1845年发表处女作《穷人》,一举成名,被称为“新的果戈理”。1849年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被捕,被判处死刑,后改判流放西伯利亚。十年流放经历让他笃信宗教,思想发生转变。1860年返回圣彼得堡,与兄长创办《时代》杂志,发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等作品。1866年《罪与罚》出版,为其赢得世界性声誉,之后又完成了《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代表作。
- 晚年与逝世:晚年生活困苦,但仍坚持写作。1881年2月9日,因血管破裂去世,享年59岁,葬于圣彼得堡涅夫斯基大修道院。
# 文学特点与影响
- 文学特点:作品以深刻的心理分析、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著称。他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探讨人的自由、道德、信仰等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复调”描写形式。
- 影响与评价:其思想影响了20世纪的欧洲哲学,作品对俄国和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范式产生重要影响。曾被法国作家纪德、俄国小说家高尔基和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等人赞誉,但同时也受到哲学家H.A.别尔佳耶夫和小说家纳博科夫等人的质疑。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