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1186年或1187年-1249年4月21日或1250年4月10日),字惠父,号自牧,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南平)人,是中国南宋时期的官员和法医学家。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宋慈自幼受学于父,后相继受学于朱熹弟子吴稚、名儒真德秀等。
- 步入仕途:嘉定十年(1217年)中乙科进士,补授赣州信丰主簿。因镇压南安军峒民起义及抚定汀州兵变,受举荐知长汀县。后历提点广东、江西、广西等地刑狱,累官广东经略安抚使、知广州,加焕章阁直学士。
# 主要成就
- 法医学成就:他总结了宋代和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再加上本人四任法官期间检验的心得,于淳祐七年(1247年)撰成《洗冤集录》五卷,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宋元明清各代的司法检验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对于法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因而他也有“世界法医学鼻祖”之称2。
- 为官政绩:在地方廉政爱民,执法严明,听讼清明,决事果断;制定办案规约,清整积案,理清曲直,雪冤禁暴。又整顿盐运;赈灾济困,实行“济粜法”,接济饥民1。
# 人物评价
宋慈为官清廉,刚直有为,听讼清明。认为为政主要取决于为官者“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他慎重狱事,重视现场勘验,主张通过检验取得案件证据,探明案件真相,强调司法审判不轻信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