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竹轩(1886年4月17日—1956年7月6日),字如茂,江苏建湖人,人称“江北大亨”。以下是其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
- 家境贫寒,初到上海: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适逢灾荒,16岁到上海谋生,靠拉黄包车维持生活。
- 加入青帮:20多岁时,经人介绍,拜青帮头目刘登阶为“老头子”,加入青帮,成为“通”字辈人物,比杜月笙还高一辈。
# 事业发展
- 黄包车行业:积累资金后,辞职开了一家车行,逐渐成为人力车行业的“大王”。
- 娱乐产业:20年代初,与人合伙在闸北开办同庆舞台,不久又开设德胜茶楼、天蟾舞台。1923年起,独资经营天蟾舞台,联络京剧名角,推进京剧演出场所改良。
# 社会活动
- 赈济同乡:对苏北同乡甚好,有求必应。每逢家乡灾荒,都会慷慨解囊,赈济灾民。
- 爱国抗日: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期间,参加伤兵和难民救济,派保卫团支援抗战。上海沦陷后,拒绝当汉奸,并掩护、护送和营救中共地下党员。
- 支持革命:其侄儿顾叔平是共产党员,他多次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共产党完成任务,如掩护地下党员、为新四军运输物资等,还将自己的小儿子送去参加新四军。
# 晚年生活
- 1949年上海解放后,选择留在上海,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受到陈毅的接见和赞扬。
- 1956年7月6日,在上海去世,享年71岁。
顾竹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拉黄包车的苦力,一步步成为上海滩的“江北大亨”,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气节和正义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