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是奥匈帝国的捷克德语小说家,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2。以下是他的简介: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赫尔曼·卡夫卡专制而粗暴,母亲则忧郁懦弱,家庭氛围对他性格产生了深刻影响2。
- 教育背景:1901年,18岁的卡夫卡进入布拉格大学,最初学习化学、德语文学和艺术史,后在父亲坚持下改修法学,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
- 工作经历:大学毕业后,卡夫卡在律师事务所和布拉格区法院实习,后进入“工人工伤保险公司”工作,直至1922年病重辞职1。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屡获升职,还因在工人安全与赔偿方面的贡献获得美国安全大会金牌奖1。
- 文学创作: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1。其作品多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 情感生活:卡夫卡曾与费莉策·鲍尔等四五位女性恋爱,并同其中二位订过三次婚,终因自知健康欠佳、性格阴郁软弱而主动终止1。
- 去世: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在维也纳近郊的基尔林疗养院因肺结核去世,年仅41岁2。
# 主要作品
- 《变形记》:讲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变成巨大昆虫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2。
- 《城堡》:描写土地测量员K试图进入城堡却屡遭阻碍的经历,反映了人在官僚体制面前的无力感和追求目标的徒劳1。
- 《审判》:讲述银行职员约瑟夫·K突然被捕,虽努力证明自己清白却最终被处决的故事,揭示了司法制度的荒诞和人面对命运的无助1。
# 文学影响
卡夫卡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对20世纪乃至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名字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其作品被广泛翻译和传播,激发了无数作家和读者的思考与创作灵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