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
2025-03-31 13:51:04 浏览:13次 【


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德国人,出生于德国汉堡市,是西门子洋行的代理人,也是南京安全区主席。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父亲是船长,1896年父亲病逝,初中毕业后中断学业,先后在出口商行、非洲莫桑比克的一家英国公司工作。

- 中国生活:1908年8月18日到达中国北京,后与未婚妻道拉在北京结婚,先后在北京、天津分公司工作,期间曾短暂回国。1931年11月,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开始书写《拉贝日记》。1934年,在南京住处附近建造了一所德国学校。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南京时,约翰·拉贝在南京的住所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

- 返回故乡:1938年2月22日,约翰·拉贝奉西门子公司之命离开南京,返回德国。回国后,他在西门子总厂任远东人事部长。期间,他曾举行演讲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并写信给希特勒提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但报告当时没有公开,甚至一度被盖世太保逮捕,同时带走了6本日记和约翰·马吉拍摄的影片胶卷。

# 主要成就

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发起并成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担任主席,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其人道主义行为被广泛赞誉。他所记述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 人物评价

约翰·拉贝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南京好人”,他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外交智慧和勇敢精神,面对日军暴行,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积极抗争,为保护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在当今国际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地区冲突时,要秉持人道主义精神,致力于和平的努力。

约翰·拉贝的事迹不仅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展现,更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后人铭记,成为了中德友谊的象征。





全部评论
  •   《中国女孩耶鲁梦》中的主人公阿金(金伯利)是一个基于作者郭珍芳真实经历创作的半自传角色。她的故事展现..

    励志人物
  •   女教皇琼安(Pope Joan)是一个流传于中世纪的传说人物,据称她在公元853至855年间曾担任天主教教皇。她的..

    传说
  •   郑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将领、民族..

    民族英雄
  •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

    民族英雄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