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3。
# 出身与早年经历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父母和兄长因灾荒和瘟疫去世,他曾入皇觉寺为僧,后因灾荒开始云游四方3。
# 起义与称帝
25岁时,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并逐渐崭露头角,娶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郭子兴死后,他代领其军,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部,于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大明1。
# 统治政策与成就
- 政治: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制造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洪武大案2。
- 军事:实施卫所制度,多次遣将北征,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平定四川、云南等地,统一全国2。
- 经济: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
- 文化: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确立“不征之国”的外交政策2。
# 去世与评价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3。
朱元璋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汉族的主导地位,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但他以重典驭臣下,屡兴大狱,也留下了一些争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