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高峰的代表。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圣齐奥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镇,父亲是当地行政长官。6岁时母亲去世,由奶妈抚养长大。13岁时进入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工作室学习绘画,后转入美第奇庭园学习雕塑。
- 艺术生涯
- 罗马时期: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酒神巴库斯》等作品。23岁时,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大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一举成名。
- 佛罗伦萨时期:1501年,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雕像。1513年,为教皇陵墓创作了《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等作品。
- 重返罗马时期:1536年,米开朗基罗被召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担任了圣彼得大教堂的总建筑师,对教堂的设计进行了重要修改。
# 主要成就
- 雕塑:《大卫》《摩西》《哀悼基督》等,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人体的力量与美感。
- 绘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和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以其宏大的构图、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色彩,成为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 建筑:参与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罗马的庇亚门等,其建筑设计大胆创新,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个人特质
- 米开朗琪罗性格倔强、脾气暴躁,不合群,经常与恩主和同行发生冲突,但他对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完美。
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的尊严与力量,也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