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2025-04-30 17:51:42 浏览:212次 【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江西抚州临川人。以下是关于晏殊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年少成名:晏殊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称。景德二年(1005年),14岁的晏殊以神童身份参加殿试,受到宋真宗赏识,赐同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

- 官场沉浮:他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因谨慎周密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仁宗亲政后,他愈发受到重用,于庆历二年(1042年)拜相,两年后因事罢相,外放至多地任职。

- 病逝追封:至和元年(1054年),晏殊因病自请入朝,翌年(1055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文学成就

- 诗词创作:晏殊工诗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等,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花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名句广为传诵。

- 文学影响:晏殊的词风承袭南唐,又有所创新,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被誉为“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教育与贡献

- 重视教育:晏殊重视书院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晏)殊始”。

- 藏书与校书:晏殊奉养清俭,好贤,奖掖后进,笃学工诗,凡书简及公家文牍,未尝弃一纸,皆积累以抄书,遇到纸张不平者,则手执熨斗熨平。手校《世说新语》,为当时流传之善本。聚图书盈一室。

晏殊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北宋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据盘号:2002-0451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卢照邻(约635—约689),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四杰”..

    诗人
  •   章开沅(1926年7月8日—2021年5月28日),男,生于安徽芜湖,祖籍浙江省吴兴县,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

    历史学家
  •   姜埰(1639-1699),字如农,号敬亭,又号宣州老兵,山东莱阳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 生平经历- 早年..

    文学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