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2025-04-16 16:28:00 浏览:111次 【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翻译家和语言学家1。以下是关于林语堂的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1912年,林语堂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赴美哈佛大学留学,后转至德国莱比锡大学,于1923年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2。

- 回国任教与文学创作:回国后,林语堂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文学,成为论语派代表人物。其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

- 赴美与新加坡经历:1936年,林语堂应赛珍珠邀请赴美写作,在纽约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英文作品,成为中国人用英文写畅销书的第一人。1954年,他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但不久后离职1。

- 晚年生活: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他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1。


# 主要成就

- 文学创作:林语堂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文化,以幽默、闲适的笔调描绘人生百态。他的小说《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散文作品则深受读者喜爱1。

- 文化传播:林语堂成功地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他的英文作品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在西方广受欢迎,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1。

- 学术研究:他在语言学领域也有深入研究,编撰的《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是一部权威性的工具书。此外,他还发明了中文打字机,为汉字输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

# 个人生活

- 婚姻家庭: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两人相濡以沫57年,共同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挑战。林语堂曾在新婚之夜烧掉结婚证,表示对婚姻的坚定信念3。

- 家乡情怀:林语堂对家乡漳州有着深厚的情感,晚年虽定居台湾,但仍时常思念家乡。他在台北的故居阳台特意设计成西偏南30度,以便遥望家乡的方向1。

林语堂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跨文化交流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和生活态度至今仍对人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数据包号:2002-3302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祖籍山东临朐,是台湾著名作家。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

    女作家
  •   徐梵澄(1909年10月26日—2000年3月6日),原名徐琥,谱名诗荃,字季海,晚年以徐梵澄为通名,湖南长沙人,..

    哲学家
  •   刘文典(1889年12月-1958年7月15日),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天明、天民等,是现代杰出的文史..

    学者
  •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小说家
  •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历史学家
最新发表
  • 戴维·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
  • 尼尔斯·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
  • 沈括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