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贡
2025-05-07 11:49:13 浏览:153次 【



边贡(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子,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以下是关于边贡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登科: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幼接受传统儒学教育。弘治九年(1496年),20岁的边贡考中进士,初授太常博士,后升任兵科给事中。

- 宦海沉浮:任职期间,正直敢言,弹劾贪腐的监军太监和将领。弘治朝官至太常寺丞。正德年间,因不擅逢迎,被外放为河南卫辉知府,后改任湖北荆州知府。刘瑾伏诛后,改授山西提学副使,因父丧回乡守制。正德九年(1514年)起复为河南提学副使,后以身体羸弱为由求退,未获准,因母亲病故回乡守制。嘉靖元年(1522年)复职为南京太常寺少卿,后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又拜为太仆卿,迁南京户部尚书。嘉靖十年(1531年)罢官归乡。

- 晚年生活:在济南大明湖畔筑“万卷楼”,收藏金石书籍。次年“万卷楼”遭火灾,边贡悲痛欲绝,由此大病不起,郁郁而终。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又与康海、王九思、王九思、王廷相合称明代文学“前七子”。其诗作注重模拟盛唐、中唐,风格平淡和粹,内容较为贫乏,少数作品能反映民生疾苦,如《筑桥怨》《牵夫谣》等。较能表现其艺术风格的是五七言律绝,曾受到不少诗评者的赞赏。

- 文学主张:参与发起文学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改变“台阁体”萎弱文风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因过于强调复古,导致创作上出现摹拟摘句的倾向。

人物评价

边贡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其诗歌创作虽有局限,但部分作品清丽隽秀,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同时,他在任职期间关心国事、直言敢谏,展现出正直的品格。

边贡作为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创作和文学主张对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数据盘号:9002-0427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广州府番禺..

    诗人
  •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期著名女诗人,出身于陈郡谢氏,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

    诗人
  •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

    思想家
  •   夏芊若,中国杭州人,是一位兼具跨文化教育经历与学术研究背景的作家、社会学者。她以中德教育对比研究和对..

    社会学者
  •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人物生平- 公元796年(贞元..

    诗人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