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2025-04-01 16:33:30 浏览:124次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 生平经历

- 早年: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4岁起开始学习音乐,8岁时首次登台演出。11岁辍学加入波恩剧院乐队,师从聂弗,13岁时担任宫廷乐队的古钢琴独奏与伴奏,并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三首钢琴奏鸣曲》。

- 维也纳时期:22岁时,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波恩,前往维也纳并定居于此,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1796年,开始出现耳聋现象,但其创作并未受到影响,反而逐渐走向成熟,创作出了大量经典作品。

- 晚年:1818年后,贝多芬创作了《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等著名作品,出版了《遥寄远方的爱人》等与民歌元素结合曲目,尝试浪漫主义的创作新风。1827年3月26日,因肺炎水肿无法医治去世,享年57岁。

# 主要作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

- 9部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等。

- 1部歌剧:《菲岱里奥》。

- 32首钢琴奏鸣曲:如《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等。

- 5首钢琴协奏曲。

- 多首管弦乐序曲:如《科里奥兰序曲》等。

- 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 艺术成就与影响

- 贝多芬将声乐融入交响曲,扩大了交响曲的规模,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成为连接西方音乐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关键性人物。

- 他的音乐作品包含对命运的抗争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想,深刻影响了19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由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艺术史的“新约全书”,本人享有“乐圣”“交响乐之王”等称号。


数据盘号:2002-1737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玛丽·卡尔(Mary Carr)是一位美国演员,以下是关于她的简介:# 基本信息- 生卒日期:1874年3月14日至1973..

    演员
  •   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也是“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以下是..

    导演
  •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法国艺术家,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对..

    艺术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