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被誉为“天空立法者”。以下是他的生平及主要成就:
# 生平经历
- 早年及求学时期:1571年12月27日,开普勒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自由城威尔德斯达特(今德国斯图加特附近)。他出身贫寒,幼年体弱多病,但展现出数学天赋。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期间,他接触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很快相信了这一学说。
- 职业生涯:1594年,开普勒在奥地利格拉茨担任数学和天文学教师。1600年,他成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助手,开始深入研究天文观测数据。第谷去世后,开普勒被任命为皇家天文学家,继续整理和分析第谷的观测资料。1612年,他开始在奥地利林茨担任数学教师和地图编制工作。
- 晚年生活:1630年,开普勒因经济纠纷和健康状况不佳,前往雷根斯堡讨薪,途中因病去世,享年58岁。
# 主要成就
- 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通过分析第谷的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 光学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提出了平方反比定律、平面镜与曲面镜的反射、针孔相机原理以及光学的天文学含义。
- 其他贡献:开普勒还对数学和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宇宙的奥秘》、《世界的和谐》等在天文学和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开普勒的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的工作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