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
2025-04-30 10:09:45 浏览:277次 【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2。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范晔出身于士族家庭(顺阳范氏家族),由于是妾生的庶子,地位并不高。他自幼酷爱读书,善文,能作隶书,并通晓音律2。

- 仕途生涯:曾任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因触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2。

- 著史立说:在宣城太守任内,范晔开始撰写《后汉书》,以排解被贬职的痛苦。他博采众家之长,著成了《后汉书》纪传八十卷,但未及完成十志便因卷入权力之争而被杀3。

# 史学成就

- 创作主旨: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提出,写史的目的是“欲因事就卷内发卷,以正一代得失”,明确主张写史为政治服务2。

- 体例创新:《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20年),囊括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六年的历史。范晔在书中创立了党锢、文苑、逸民等新的类传,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2。

- 艺术特色:《后汉书》为文简洁,叙事生动,论赞部分尤为精彩,体现了范晔的史学才华和文学造诣1。

# 文学成就

- 范晔主张文章“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反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有进步意义。

- 他的诗作《乐游应诏》等被《文选》收录,展现了其文学才华1。

# 历史评价

- 范晔的《后汉书》因其独特的史学见解和文学价值,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后世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

# 轶闻典故

- 据传,范晔为母亲入厕时所生,因额头被砖磕破,遂得小名“砖”。后因伯父无子,被过继给范弘之,并袭爵位,封武兴县五等侯2。

# 家族成员

- 曾祖:范汪,东晋安北将军,撰有《尚书大事》《范东阳方》等2。

- 祖父:范宁,东晋临淮太守、豫章太守,著有《春秋谷梁传集解》2。

- 父亲:范泰,东晋中书侍郎,后得刘裕信任,屡被升迁,亦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2。

# 墓葬

- 范晔的墓葬位于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是研究其生平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范晔以其卓越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才华,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汉书》更是成为后世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文献。


数据盘号:9002-0263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艾丰(1938年4月5日-2019年5月19日),河北玉田人,原名艾宝元,笔名文牛,是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新闻教育..

    社会活动家
  •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著名词人..

    词人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

    诗人
  •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著名词人和宰相。生平经历- 冯延巳出生于..

    词人
最新发表
  •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24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