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山西太原,幼年随父徙居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米芾出生于湖北襄阳,6岁读诗书,7岁学书法,10岁摹写碑帖,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
- 仕途生涯:21岁时,因母亲阎氏与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的旧情,米芾被恩赐为秘书省校书郎,步入仕途。他一生官阶不高,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因不善官场逢迎,且个性清高,仕途上屡遭挫折。
艺术成就
- 书法:米芾的书法造诣深厚,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尤以行书著称。其书法风格独特,用笔迅疾,气势飞动,纵横自如,开创了跌宕沉益多师,以书名最盛,其书法在当时即备受推崇,时人争相求访收藏,请题碑匾者甚众,堪称宋代书坛顶流。
- 绘画:米芾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他创造了“米点山水”技法,以水墨渲染,表现烟雨朦胧的江南景色,独具一格。此外,他还擅长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
- 书画理论:米芾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著作,对后世书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趣闻轶事
- 米芾拜石:米芾酷爱奇石,曾因一块奇石而拜石为兄,甚至抱着石头睡觉,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痴迷。
- 洁癖严重:米芾有严重的洁癖,据说他曾因频繁清洗朝服而导致官服破损,因此遭到御史弹劾。
- 装癫索砚:米芾喜爱砚台,曾为了一块心爱的砚台,在皇帝面前装疯卖傻,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后世影响
米芾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人广泛临摹学习,其“米点山水”技法也为后世山水画家所借鉴。米芾纪念馆(米公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沿江路西段,是纪念米芾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米芾的书法拓片和相关文物。
米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作品和故事至今仍被世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