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
2025-03-28 17:25:55 浏览:121次 【




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1916年进入傅村育德小学,1921年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1925年中学毕业后,因家道衰落,在家乡小学教书。1927年秋考入杭州之江大学,1928年夏进入上海中国公学社会历史系,师从胡适,对史学考证产生兴趣。

- 大学任教:1931年夏进入清华大学史学系学习,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赴昆明任云南大学教授,1940年起转到西南联大任历史系教授。

- 投身民主运动:1943年在昆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1946年回到北平清华大学,继续投身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

- 建国后任职:1948年携夫人袁震奔赴解放区,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校务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历史研究》编委,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 学术成就

- 明史研究:20世纪30年代,吴晗的一系列明史研究论著对明史研究起到了开拓作用,对明代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民族、文化、中外关系等都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其《朱元璋传》在史学界有重大影响。

- 古籍整理:亲自组织和领导了《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的标点和杨守敬编绘的《历代舆地图》的改编。

- 历史知识普及: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等读物,对普及、宣传历史知识和繁荣历史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 人物评价

吴晗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育事业,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还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为中国的民主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但他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精神仍被后人铭记和尊敬。


数据盘号:2002-1441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顾景星(1621年~1687年),字赤方,号黄公,湖北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以下是他的详..

    文学家
  •   余英时(1930年1月22日—2021年8月1日),出生于中国天津,祖籍安徽潜山,是一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汉学家..

    汉学家
  •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祖籍山东临朐,是台湾著名作家。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

    女作家
  •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山东..

    诗人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