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2025-03-06 14:10:22 浏览:269次 【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 生平经历

- 家世背景:出身名门,祖父是曾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

- 教育经历:自幼受家学熏陶,广泛阅读经史。早年赴日本求学,后留学欧美多所著名大学,如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学习各种语言文字学,掌握多种语言。

- 职业生涯:1926年受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及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 学术成就

- 研究领域:研究范围广泛,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代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古代各民族语言、敦煌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 代表作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等。

- 学术理念: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信念,治史目标在于“求真实,供鉴戒”,在精密考证的基础上,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追求“神游冥想”、“总汇贯通”,且有深刻的现实关怀。

# 人物评价

- 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又与王国维、章炳麟并称“近代国学三大师”,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独立自由的精神,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据盘号:2002-0143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

    历史学家
  •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下是关于孔融的详..

    文学家
  •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17日/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蓬莱人,祖籍安徽定远。他是明..

    诗人
  •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

    诗人
  •   吴让之(1799年-1870年),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

    诗人
最新发表
  • 王祯
  • 奥维尔·莱特
  • 葛洪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