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即纪昀,字晓岚,号观弈道人,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以下是关于纪晓岚的详细介绍:
#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纪昀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他自幼聪明过人,11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先后在童子试、科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被称为“神童”。乾隆十二年(1747年),纪昀在顺天府乡试中以第一名解元夺魁,但会试之路并不顺利,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昀在正科会试中考了第二十二名,殿试后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自此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 为官经历
- 初期任职:纪昀入仕后,先后担任英武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等职,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奉命视学福建,官阶提督学政。
- 遭贬与复起: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昀因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三年后,因乾隆帝修书需要,由刘统勋荐举,将其从新疆召回,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这一做就是13年。
- 晚年官职:《四库全书》完成后,纪昀又相继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并充任经筵讲官,多次主持会试。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移任左都御史,次年迁任吏部尚书,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嘉庆十年(1805年),晋升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同年病故,享年82岁。
# 主要成就
- 文学成就:纪昀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传世。其中,《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笔记志怪小说,内容广泛,包括家族、亲友和童年见闻,京师为官接触的学子、文人、官场和世态,以及所到新疆等地的风土人情,体现了纪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 编纂《四库全书》: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纪昀在编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对于保存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 个人品质与家训
- 清廉节俭:纪晓岚以清廉节俭著称,一件破皮袍能穿七八年,其居所萧然如寒素,舆马、衣服、饮食皆备数而已。
- 家训传承:纪晓岚留下的家训内容丰富,包括“四戒”(戒晏起、懒惰、奢华、骄傲)、“四宜”(勤读、敬师、爱众、慎食)和“四莫”(贫莫断书香,富莫入盐行,贱莫做奴役,贵莫贪贿赃),强调底线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纪晓岚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清廉的个人品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