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
2025-03-31 09:52:33 浏览:16次 【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神经学家,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办人。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1905年3月26日,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虔诚的犹太教徒。15岁时,他对生命意义产生质疑与好奇,并开始被弗洛伊德的学说吸引,同时也阅读阿德勒的著作,尤其赞赏阿德勒的理论,成为阿德勒学派的热烈拥护者。

- 学习及职业发展:1923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期间将精神医疗与哲学结合,探讨精神医疗里的意义与价值问题,这成为他日后研究工作的中心。193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37年自己开业,从事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的治疗。二战期间,他和家人被纳粹逮捕,关押在多个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均在集中营中死去,只有他和妹妹幸存。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维也纳,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任教,并任维也纳总医院神经科教授等职。

- 创立意义疗法:基于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他创立了意义疗法,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需求满足的交互作用统合而成的整体,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是人类的基本精神需要。意义疗法通过引导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

# 主要成就

- 学术成就:他创立的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流派,对心理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 著作影响:共出版了39部作品,并被翻译成34种语言。其中,《活出生命的意义》的销量超过千万册,获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该书通过他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在苦难与挫折中依然可以找到生命的深层意义,强调面对生活应有的态度——珍惜和感恩。

# 个人生活

- 1942年,弗兰克尔与未婚妻缇莉(Tilly Grosser)在集中营中举行婚礼,但妻子在纳粹投降前死于德国伯根-拜尔森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与助手Eleonore Schwindt相恋并于1947年结婚。

- 67岁时领取了飞行员驾驶执照,80岁时仍能攀登阿尔卑斯山,并到世界各地演讲推广意义治疗。

维克多·弗兰克尔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生命哲学,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寻找生命的意义,活出充实而有价值的人生。


数据包号:2002-15
产品价格:电子版:18元 | U盘版:38元 | 纸质版:58元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钟南山是中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公共卫生事件领军人物,也是《钟南山传》的核心主人公。以下为其核心简介..

    呼吸病学专家
  •   张佐良是中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曾担任周恩来总理的贴身医生3。以下是他的简介:# 个人经历- 1932年,张佐良..

    医学专家
  •   米克罗斯·尼兹利(1901—1956),匈牙利犹太医生。以下是其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与职业生涯- 曾在德国求学..

    医生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