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世称太公,又称吕尚,是中国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以下是其简介:
# 生平经历
- 出身与早年:姜太公出身于曾显赫的家族,但到其时已家道中落,沦为平民。早年生活困顿,从事过多种低微职业,如卖饭、宰牛、算卦等。
- 遇文王:相传他在渭水之滨垂钓时,遇到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姬昌,被拜为师,自此辅佐周室。
- 辅佐周室:他先后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谋主,在牧野之战中立下首功。
- 封国安邦:战后因功受封于齐,都于营丘,成为齐国始祖。他推行尊贤尚功、农工商并举等政策,使齐国迅速安定并兴盛发展。
# 历史影响
- 军事韬略:其军事思想被后人集录在《六韬》一书中,阐述了以爱民为基础的战争观等。
- 文化影响:他被视为姜氏齐国以及齐文化的创始人,道家尊之为始祖,兵家奉之为武祖,儒、法、纵横诸家亦追溯其为本家人物,有“百家宗师”之称。
# 轶事典故
- 太公钓鱼:他垂钓渭滨,用直钩钓鱼,离水面三尺,自言“愿者上钩”,以此求见周文王。
- 覆水难收:其妻马氏因不满其贫穷而离开,后见他封侯拜相又求复合,他一盆水泼地,让马氏收回,马氏羞愧自尽,此为“覆水难收”的典故来源。
姜太公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