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淮安)人(一说安徽桐城),祖籍安东。明代文学家。
人物生平
- 少年成才:吴承恩家祖籍安东(今江苏涟水),先祖在元籍元末明初迁居当时淮安河下,至吴承恩已五代。父亲是商人,从小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书法、填词、围棋,喜欢看神仙鬼才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如《百怪录》《酉阳杂俎》等小说或者野史。
- 读书求仕:嘉靖六年(1527年),吴承恩娶户部尚书叶琪的曾孙女为妻。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龙溪书院读书,以求功名,但科举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才被江南学政推荐到南京国子监就读。次年(1550年)补得“贡生”(举人副榜),遂到北京“谒选”(赴吏部应选官职)。
- 官宦生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年逾六十岁的吴承恩终以贡生的资格升为长兴县丞,但在任两年便被人诬为贪污入狱,被释放后罢官而去。隆庆二年(1568年),应召赴湖北,任荆王朱翊巨府第纪善。隆庆四年(1570年),辞官回乡。
主要成就
- 文学创作: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他创作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此外,他还著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作品。
人物评价
- 吴承恩的文学才华备受赞誉,其作品《西游记》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吴承恩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杰出贡献,成为明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