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2025-05-06 11:30:51 浏览:124次 【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关于曾巩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曾巩出身于官宦之家,家世为儒,自幼聪明好学,记忆力超群,12岁便能写文章,语已惊人。18岁首次参加科举考试落榜,此后多次应试不第,期间师从欧阳修,并与其结为挚友,还与王安石等人有诗文往来。

- 科举及第: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曾巩与弟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妹夫王彦深、王无咎一同登进士第,一家六口齐登榜,轰动朝野。

- 为官生涯:曾巩中进士后,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史馆编校、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后外放任越州、齐州、襄州、洪州、明州、亳州等地知州,在地方治理中颇有政绩,如齐州除盗肃霸、治水患、兴修水利,洪州遇瘟疫时请医施药、安置灾民等。元丰四年(1081年),得迁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擢中书舍人,九月遭母丧,罢职。元丰六年(1083年)四月,卒于江宁府(今南京)。

文学成就

- 散文创作: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警策,说论曲折尽意,文辞和缓纡徐,自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象,与欧阳修的风格相似。代表作有《唐论》《战国策目录序》《范贯之奏论集序》《上蔡学士书》等。

- 诗歌创作:曾巩也擅长写诗,其诗风与文风相近,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而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显示出宋北宋擅长议论的特点。有四百余首诗歌传世,如五古《追租》、绝句《西楼》《城南》等。

- 古籍整理: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经过他的校勘。任职于史馆时,整理《战国策》《说论》两书,使其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以“辨章学术,镜考源流”。

思想主张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经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对于王安石变法,他虽不完全赞同,但也主张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后世影响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宋朱熹对其文章赞赏有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及清代的桐城派作家等都将其文章奉为圭臬。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主张,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曾巩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深刻的学术思想和杰出的政治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典范。


数据盘号:9002-0296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

    诗人
  •   顾景星(1621年~1687年),字赤方,号黄公,湖北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以下是他的详..

    文学家
  •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年或前49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生于爱琴海..

    哲学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