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末代皇帝1。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早年坎坷:刘协是汉灵帝刘宏次子,母亲王美人遭何皇后毒杀,由董太后抚养长大1。九岁时,董卓废黜少帝刘辩,改立他为帝1。
- 傀儡生涯:在位期间,先后受制于董卓、曹操等权臣2。董卓掌控朝政,残暴专权,刘协被迫迁往长安2。董卓死后,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协依然无法掌握实权1。他曾试图通过“衣带诏”事件诛杀曹操,但未能成功,反而导致伏皇后等人被曹操杀害2。
- 退位之后:220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逼迫刘协禅位,建立曹魏,刘协被废为山阳公1。在山阳公国,他悬壶济世,与民同耕,深受百姓爱戴1。
# 历史评价
- 傀儡皇帝:刘协在位期间,大权旁落,被视为傀儡皇帝,其一生充满无奈与悲剧2。
- 隐忍智慧:尽管身处困境,刘协仍展现出一定的智慧和谋略,如在“衣带诏”事件中的隐忍与反抗2。
- 仁德之心:退位后,他在山阳公国积极为百姓治病,展现出仁德的一面,被民间称为“刘神医”1。
刘协的一生,是东汉末年动荡历史的缩影,他虽未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