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星
2025-05-07 17:04:33 浏览:57次 【



顾景星(1621年~1687年),字赤方,号黄公,湖北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以下是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成才:出身书香世家,少年聪慧早熟,6岁会吟诗作赋,9岁遍读经史,15岁试于黄州,名震全府,被誉为“江夏神童”、“博通君子”。

- 仕途经历: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被荐举博学鸿词,因病未赴试。

- 隐居生活:明亡后,曾隐居在澱湖,后回蕲州,在兵荒马乱中,一家居无定所,曾垒石结茅为庐,靠采挖野菜充饥。

文学成就

- 诗文创作:诗文俱工,与杜濬齐名,称“杜顾”,又与唐洛、胡承诺、张仁熙、吴骥等并称“江汉逸民”。其诗作如《吴易擒》记载明清易代之际义领袖被诱捕故事,《寡妇谣》暴露当时官吏横征暴敛,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战后》描绘战后村庄的荒凉景象,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其文章如《春秋论》、《蔡邕论》、《读史辑论自序》、《半舫斋诗序》、《和山堂诗序》等,或评议历史、人物,或阐述诗文理论,都有一定的见解和文采。

- 词作特色:有些词里透露出故国之思,黍离之痛,如“永嘉恨,难磨灭;天宝事,何人说?向玄都观里,偷弹泪血”,“问嫦娥,何人说?向玄都观里,偷弹泪血”,“问嫦娥,何事不长圆?山河缺!”〔满江红〕《和王昭仪韵》)又如"班超老去,文珍归晚,一般天涯","数声玉笛,几阵黄沙"(〔柳梢红〕《题边庭夜宴图》)等,都显示其悲凉郁勃之情和幽恨孤愤之心。

- 著作丰富:著有《白茅堂集》46卷,有康熙刻本,《白茅堂词》、《读史集论》、《贉池录》、《顾氏列传》、《南渡来耕集》、《阮籍咏怀诗注》、《李贺诗注》等。其中《来耕集》和《南渡集》75卷编入《四库全书》。

学术贡献

- 校勘学:有名的校勘学家,其《黄公说字》以许慎《说字》为基础,参考历代文字学及其他著作110余种,集文字、音韵、训诂文学于一体,成为可与《康熙字典》媲美的典籍。

- 关注民生:《白茅堂集》收录了《野菜赞》一文,记录了44种野菜,这些野菜不仅是灾荒年的救命食物,其中许多还具有药用价值,体现了顾景星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人物评价

- 《四库全书存目提要》评价其:“记诵淹博,才气尤纵横不羁;诗文雄赡,亦为当时之霸才。”

- 其词作及诗文在当时享有盛誉,与方孝标、邵长蘅、周亮工、施闰章等文人交游,受到器重。

顾景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世敬仰的文学巨匠与学术典范。


数据盘号:9002-0433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

    文学家
  •   傅毅(?-约90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咸阳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1。以下是关于傅..

    诗人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