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以下是关于陈赓的主要生平事迹:
# 早年经历与革命活动
- 1903年2月27日,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将门之家,祖父是湘军将领。
- 1922年12月,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中党龄最早的人之一。
- 1924年5月,陈赓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绩突出,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
- 1927年秋,25岁的陈赓奉周恩来之命,化名“王庸”进入特科任情报科科长,成为隐蔽战线的奠基者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 红军时期
- 1931年10月,陈赓被派到鄂豫皖苏区,11月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年仅28岁便进入红军高级将领行列。
- 1934年10月,陈赓参加长征,担任中央纵队干部团团长,担负掩护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的任务,在生死关头多次力挽狂澜。
# 抗日战争时期
-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率部先后取得广阳、神头岭、长乐村、香城固等战斗的胜利,在华北创下辉煌战绩。
# 解放战争时期
- 解放战争中,陈赓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滇南战役、西康战役等,歼敌70余万人,解放城市200多座。
# 新中国建立后
- 1950年7月,陈赓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应邀赴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
- 1951年,陈赓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后代理彭德怀在志愿军的职务。
- 1952年6月,陈赓奉命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他的领导下,哈军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军事技术院校,培养了大批英才。
- 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逝世与身后事
- 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病在上海逝世,时年58岁。
- 陈赓的追悼会上,九大元帅集体扶灵,毛泽东亲笔题写挽联,周恩来等领导人到场,场面极为隆重。
陈赓大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还在新中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幽默风趣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深受人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