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是原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他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焦裕禄精神”,体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
# 人物生平
- 童年及革命初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春,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 工业建设时期:1953年6月,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曾任车间主任、科长。1954年8月起,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 兰考岁月: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当时兰考县正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 主要成就
- 治理三害:在兰考县任职期间,他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逐步形成了一套管用的治沙治水的办法,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 精神财富: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人物评价
- 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 精神影响:焦裕禄精神不仅激励着兰考人民不断奋斗,也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焦裕禄的精神财富和良好家风影响了后世,他的儿女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二女儿焦守云致力于讲述父亲的事迹,宣传焦裕禄精神。在百姓心中,焦裕禄如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