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和“数学界的无冕之王”3。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附近的韦劳,家庭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母亲喜爱哲学与天文,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但他自幼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
- 教育经历:1880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师从著名数学家阿道夫·赫尔维茨和费迪尔·冯·林德曼,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2。
- 职业生涯:1886年担任柯尼斯堡大学讲师,1892年任副教授,1893年晋升为正教授。1895年转至哥廷根大学任数学教授,并在此生活和工作直至1930年退休。期间,他于1900年担任德国数学学会主席,1913年在哥廷根建立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1。
# 主要成就
- 代数不变量理论:解决了代数不变量问题,证明不变量系统的有限生成性质,为代数不变量理论奠定基础1。
- 几何基础:1899年出版的《几何基础》成为近代公理化方法代表作,推动“数学公理学派”形成,是近代形式公理学派创始人1。
- 提出23个数学问题:1900年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23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成为20世纪数学发展的指引,对数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1。
- 领导哥廷根学派:使哥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培养了一批杰出数学家,如外尔、诺特等1。
# 荣誉表彰
- 1903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与人文学院通讯院士1。
- 1913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1。
- 192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1。
- 1930年获得瑞典科学院的米塔格-莱福伊勒奖1。
- 1932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
- 1942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荣誉院士1。
# 个人品质
- 他是一位正直的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拒绝在德国政府欺骗宣传的《告文明战争书》上签字。战争期间,公开发表文章悼念“敌人的数学家”达布。希特勒上台后,他抵制并上书反对纳粹政府排斥和迫害犹太科学家的政策1。
戴维·希尔伯特的贡献不仅限于他个人的研究成果,更在于他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对后辈数学家的激励与引导,他的工作为20世纪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