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刍(1066年—1127年),字驹父,号豫章四洪,南昌(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诗人。以下是关于洪刍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洪民师是黄庭坚的妹夫,兄弟四人并称“四洪”。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得到舅舅黄庭坚的教导和提携。
- 入仕为官: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中进士,曾任晋州州学教授等职。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因元符年间上书被列入党籍,遭贬谪闽南,两年后复官。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官至谏议大夫。
- 晚年遭遇:靖康之变后,汴京失守,洪刍被金人搜括金银,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因此事被流放沙门岛,最终死于贬所。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其诗作风格清润,句甚秀而气有余,作诗有法度,被列入江西诗派。著有《题双林寺》《将自颍上》《道中即事》《拟岘台》《田家谣》等诗,现存诗作198篇。
- 著作编撰:著有《老圃集》1卷,文集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重辑为2卷。还编撰了《香谱》5卷,今存2卷,是北宋最早且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对后世香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此外,《通志·艺文略》著录其有《洪驹父诗话》1卷,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辑佚》曾加辑录。
洪刍的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但其文学成就尤其是诗歌和香学方面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