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
生平经历
- 早年: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
- 科考: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贬为吏,从此丧失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
- 晚年:晚年生活困顿,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时病逝。
艺术成就
- 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其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 书法: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 诗文: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诗风特别,早期作品工整妍丽,中期追求平易,后期通俗流畅,多表达狂放和孤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轶事典故
- 唐伯虎点秋香:历史上虽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但二人之间并未发生风流韵事。该故事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后来被不断演绎。
- 替人撰厕联:生活陷入困境时,曾为财主家的厕所作对联,上联是“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下联是“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赚了十两银子。
唐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坎坷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