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
2025-05-07 13:32:55 浏览:83次 【



屠隆(1543年-1605年),字长卿,号赤水,别号由拳山人,浙江鄞县人,是中国明代的文学家、戏曲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屠隆家境贫寒,出生于浙江鄞县桃花渡的一个布衣之家。少年时屠隆才思敏捷,落笔成文,早年从沈明臣学诗。

- 科举及为官:隆庆四年(1570年)屠隆落第,后为巡海使者刘翾作《溟海波恬赋》而名声大振。明万历四年(1576年)屠隆中举,次年中进士,初任颍上知县,修河堤除水患,百姓筑绿波亭纪念其功德。两年后,屠隆调任青浦知县,遇大雨成灾,他督促官吏和民众修理江堤解决水患。后屠隆升迁为礼部主事,次年他被俞显卿诬陷在宴会中与宋世恩公然纵淫,虽最终真相大白,屠隆却也因诗酒放浪被废职。

- 晚年生活:罢官后屠隆返乡生活,途中加入白榆社,期间撰写《白榆集》。白榆社活动之余,屠隆纵情声伨,悠游吴越,四处游仙访道。屠隆回家乡鄞县定居并以卖文为生,常与女儿瑶瑟唱和。晚年家贫,屠隆乞邻度日,但仍与伶人厮混,蓄养家班并四处演出。他谈玄说佛,却也沉溺纵欲,其风流个性在当时引起诸多议论。最终,屠隆因“情寄之疡”病倒,作《辞世词》谢世。

文学成就

- 诗文创作:屠隆的诗歌创作才气纵横,率意任性。前期基调乐观,浪漫气息与自然通俗兼备,后期诗作较为消极,深沉内敛。其散文提倡性灵,主要呈现通脱俊爽、秀雅明丽、诙谐雅谑、奇幻雄壮四种风格特征。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考盘馀事》等。

- 戏曲创作:屠隆精通音律,家有戏班,曾登场献艺。还曾校订《西厢记》,颇多独创之处。其戏曲主张“针线连络,血脉贯通”,“不用隐僻学问,艰僻字眼”,他甚至编导过整出戏无曲,宾白演出始终(话剧的雏雏形),广受欢迎。所撰传奇《昙花记》《彩毫记》《修文记》3种,总名《凤仪阁乐府》。

文学思想

- 复古与新变:屠隆早年受复古论影响,后期突破了七子派格调理论的藩篱,由复古走向新变,向性变说转型。他反对以古绳今,主张以“至”“适”论诗,强调诗歌创作的主体性,认为诗人的性情、性灵在诗歌创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提倡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 三教合一:在哲学思想上,屠隆主张三教合一,不可偏废。

屠隆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在明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后世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数据盘号:9002-0429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浙江宁波人,是中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国际知名的遗传学家..

    教育家
  •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

    思想家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1。祖籍太原阳邑(..

    诗人
  •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出生于会稽郡(今..

    文学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