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猿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是晚清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何凌汉曾任户部尚书,是知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学者、藏书家。幼历寒苦,8岁随父母入京,早年是阮元、程恩泽门生。道光十一年(1831年)取优贡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
- 为官生涯:授翰林院编林,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曾充福建、贵州、广东乡试正副考官。咸丰二年(1852年),授四川学政。咸丰六年(1856年),因条陈时务得罪权贵,被斥为建意妄言,以部议“私罪”降官调职,遂辞去官职。
- 晚年讲学:咸丰十年(1860年),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同治元年(1862年),主讲于长沙城南书院。同治九年(1870年),因病辞去书院讲席。次年,赴吴门,寓居苏州、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同治十二年(1873年),何绍基病逝于苏州省寓,享寿七十五岁,后葬于长沙南郊。
主要成就
- 书法:书法自成一家,上溯秦汉篆隶,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草书尤为一代之冠,有“清代第一”之誉。其书法早年由颜真卿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中年博习北魏碑版,笔力雄健,自号“猿臂翁”,又因书联特多且精妙,被誉为“书联圣手”。
- 诗歌:是近代宋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人与文一”“先学为人”,而后直抒性情,说自家的话。其诗作宗李、杜、韩、苏诸大家,不名一体,随境触发,较为真挚。
- 经学:经史皆通,尤精小学,旁及金石考证,据《大戴记》考证《礼经》,著作有《说文段注驳正》《惜道味斋经说》等<re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