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徐元清,湖北黄陂(今大悟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也是人民解放军36名军事家之一,中共第八届、九届中央委员。
生平经历
- 早年与革命启蒙: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1925年4月,经同学吝积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 大革命时期:1926年夏,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在汀泗桥战役中表现出色。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组织农民自卫队,11月率队参加黄麻起义。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如红28军军长、红25军军长等,指挥了郭家河、潘家河、葛藤山等战斗,取得多次胜利,为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作出重要贡献。1934年11月,率红25军进行战略转移,率先到达陕北,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等职,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町店战斗等,取得显著战果。
- 解放战争时期:因病未能直接参与前线指挥,但仍以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战略眼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解放勋章。
军事才能与贡献
- 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善于把握全局的领导才能,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邓小平评价他“对党有一颗红心”。
- 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先后9次负伤,多次在危急时刻身先士卒,被群众誉为“徐老虎”。
家族牺牲
其家族为了抵抗国民党压迫,有70多人牺牲,体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徐海东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