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喆民(1924年7月18日—2018年1月2日),字丹枫,出生于北京,满族。他是中国著名的古陶瓷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北京大学文学院的毕业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以及北京文艺协会的会员。
生平经历
- 1943年,叶喆民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
- 1962年至1979年,他在故宫博物院从事陶瓷研究,并在此期间随陈万里、孙瀛洲等考察国内多处窑址,鉴定博物馆藏瓷。
- 1979年后,任教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后调至工艺美术史论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统讲授“中国陶瓷史”“中国书法史”等课程,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学术成就
- 古陶瓷研究:叶喆民在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曾考察邢窑、越窑、汝窑、钧窑、定窑、官窑、磁州窑、龙泉窑、吉州窑及景德镇窑址等,足迹遍布国内外。他基于丰富的考察经验与系统的实物、文献梳理,发表了影响广泛的古陶瓷研究论文,出版了《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国陶瓷史纲要》《中国陶瓷史》等著作,主编《中国名窑志》,为新中国古陶瓷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其中,他首次指出河南宝丰清凉寺是寻觅汝窑窑址的有力线索,解决了陶瓷史上长期遗留的难题。
- 书法研究:叶喆民书法造诣精深,章草尤具法度。他16岁就读北京大学时,便师从罗复堪先生学习书法,后又师从溥心畲、徐悲鸿等先生。在中国书法史研究方面,他也著有《中国书法通论》《中国书法史论》等著作。
社会任职与荣誉
- 他曾受聘担任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委员会顾问、中国古陶瓷学会顾问、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顾问等职务。
- 2004年,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选为“民族优秀艺术家”。
- 2008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
- 201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叶喆民先生的一生,专注于中国古陶瓷与书法史论研究,投身工艺美术与书法教育事业,始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著作文论、书法创作与治学精神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