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家贫力学,母亲以荻画地教他识字。
- 科举及第: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进士及第,初任西京留守推官。
- 政治生涯:他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被贬黜,新政失败后,历任滁州、扬州、颍州等地知州。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在濮议之争中,他因直言敢谏而受到非议。神宗时,对王安石变法部分措施持反对意见。
- 晚年生活: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致仕,次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文忠”。
# 文学成就
- 诗文革新: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浮靡文风,培养了许多文学人才,如苏轼、苏辙、曾巩等。
- 文学创作:他的散文风格平易流畅,情感真挚,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词作情感细腻,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 史学贡献
- 欧阳修参与编修了《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在史学领域有重要贡献。
欧阳修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成为北宋时期文坛和政坛的杰出代表,其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