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法国重要思想家,1905年3月14日出生于巴黎一个中层犹太裔家庭。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教育背景
- 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萨特、保罗·尼赞、乔治·冈圭朗、丹尼尔·拉加什等一起被称为“1924:出类拔萃的一届”。
- 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期间,对康德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其毕业论文《历史哲学概论》以康德哲学作为研究重心。
# 学术研究与教学
- 1930年,阿隆来到德国,在科隆大学教书和学习,1931-1933年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同时在法语系从事教学。在德国期间,潜心研究德国哲学和社会学,阅读了马克斯·韦伯、斯梅尔、曼海姆、胡塞尔和舒茨等人的大量著作,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承认马克思是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但他无法接受其观点。对于阿隆来说,韦伯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学思想家。
- 1933年,因希特勒上台而离开德国,回到法国。1935年,撰写了《德国当代社会学家》一书,将德国社会学介绍给法国人,书中近一半篇幅论述韦伯的理论。
- 1938年,在索邦大学获得教授资格。
- 二战后,在国家行政学院和政治学院教授社会学,并从1955年到1968年在索邦大学任教。1970年后,还在法国学院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任教。
- 1967年,《社会学思想的主要流派》一书出版,汇集了1955年到1958年之间他在索邦大学的讲义,后来在法国和德国成为社会学史的经典著作。
# 政治活动与军事经历
-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法国向德国宣战,阿隆决定入伍,与纳粹抗争到底。战争初期,在法国空军服役,1940年随同戴高乐流亡英国,1940年到1944年间参加“自由法国抗战运动”,并主编“自由法国”杂志。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对极权主义进行批判,认为苏联是一个“极权的国家”,并将“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等同起来,认为其是自由民主的障碍。
-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欧洲也分裂为北约与华约两个阵营。阿隆试图说服法国的政治家,不要为了法国的特殊利益和强权政治,把德国作为一种政治筹码,阻碍和拖延德国的统一,应从欧洲全局考虑德国的统一问题。
# 主要作品
- 《知识分子的鸦片》
- 《社会学主要思潮》
- 《国际和平与战争》
- 《找不到的革命》
- 《回忆录--政治沉思五十年》
- 《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
- 《论自由》
# 社会评价
- 亨利·基辛格说:“没有雷蒙·阿隆,世界将感到更孤独,而且更空虚。”
- 密特朗总统向“主张对话、信念坚定、学养深厚的人”致敬。
- 科尔:“阿隆对欧盟的目标作了正确的描述。”
- 《解放报》上的大字标题则是:“法国失去了自己的教师”。
雷蒙·阿隆以其深邃的学术思想、勇敢的政治立场和对自由的坚定捍卫,成为了20世纪法国知识界的杰出代表,他的著作和思想至今仍对学术界和政治界产生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