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
2025-03-28 11:07:12 浏览:16次 【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是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和教育家。以下是关于陈垣的详细介绍:

# 教育经历与革命活动

- 陈垣自幼勤奋好学,靠自学成才。1905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后因反清斗争被清政府抓捕,为躲避追捕,曾回到新会老家担任篁村小学教师。

# 教育贡献

- 民国成立后,陈垣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1922年1月,受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后任北大国学门和史学系组织的明清史料整理会主席。

- 他先后创建了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并长期在辅仁大学任教和担任校长,还曾在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 在教育实践中,他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在篁村小学时,除了讲授课本知识,还带领学生远足、采集动植物标本,不体罚学生,与学生们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北京开办孤儿工读园和平民中学时,亲自担任国文老师,“狠抓”学生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并经常为平民学校的学生延聘名师,如邀请梁启超、胡适、徐志摩等前来授课,积极为学生吸收新思潮创造条件。

# 学术成就

- 陈垣在考据学、史论、宗教史、元史等研究领域享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著有《通鉴胡注表微》、《中西回史日历》、《史讳举例》、《元典章校补释例》、《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火袄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回回教入中国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等。

- 在史源学方面,他通过对梁启超关于玄奘西行年代考证的进一步研究,指出梁启超在史料搜集上的遗漏,利用《通典》和《册府元龟》等材料,纠正了梁启超的错误结论,解决了玄奘西行的年代问题,同时也使西突厥的相关历史得以重现。

# 学术交流与影响

- 1926年7月13日,陈垣与陈寅恪相识,二人在学术上相互欣赏、交流频繁,陈垣的《敦煌劫余录》和《元西域人华化考》皆请陈寅恪写序,陈寅恪的著作也常引用陈垣的观点,他们之间的学术交往成为史学界的佳话。

- 陈垣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 爱国精神

-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垣留在北平沦陷区,坚决不任伪职,继续在辅仁大学任教,并坚持史学研究,以史学研究为救亡图存作出贡献。

陈垣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坚定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学界和教育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数据包号:2002-12
产品价格:电子版:18元 | U盘版:38元 | 纸质版:58元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文学家,被誉为“..

    诗人
  •   公木(1910年-1998年10月30日),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笔名有公木、木农等,河北省辛集市人,..

    诗人
传记书行,经典传世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