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8月18日),幼名日吉丸,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公卿、天下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国三杰之一。
# 生平经历
- 出身贫寒:丰臣秀吉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的一个贫苦农家,父亲是织田信秀的亲兵,后因伤致残去世,母亲改嫁。
- 侍奉织田信长:他最初在织田信长手下担任家臣,因机智勇敢逐渐获得信任和提拔,参与多次重要战役,如桶狭间合战等,立下赫赫战功。本能寺之变后,他在织田氏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的实质接班人。
- 统一日本:1583年,丰臣秀吉平定明智光秀后,逐步统一织田信长诸家臣势力,确立了领导地位。他先后平定四国长宗我部氏、九州岛津氏、关东后北条氏和奥羽地方,于1590年实现全国统一。
# 统治举措
- 政治方面:担任关白和太政大臣,建立新的封建体制,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实行兵农分离,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以稳定社会秩序。
- 经济方面: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发展,进行土地调查和税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 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播,迫害西班牙传教士,为日后禁教锁国政策埋下伏笔。
# 对外扩张
- 侵略朝鲜:为转移国内矛盾和满足扩张野心,丰臣秀吉于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但最终被中朝联军击败。
# 晚年与逝世
- 晚年昏庸: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发动文禄庆长之役,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 病逝与政权更迭: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病逝,家臣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政权,结束了丰臣家族的统治。
丰臣秀吉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桃山时代,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其晚年的扩张政策和昏庸行为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